备前宰相_第九十七章 宇都宫城内关东布政(中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九十七章 宇都宫城内关东布政(中) (第3/8页)

   也就是说历史上记载的成田氏在北条家统治下知行为2850贯文,他们的折价石高制下应该是28,500石。

    田赋这笔钱是由受封于此的领主收的,他收了这笔钱可以用于自己的生活,或者用于军备扩张,为主公提供兵员等等。

    这份税赋,上级大名是没有权利去问他们索要的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地头农民还要承担地子税、别栋钱等杂税,秀吉为了征朝更是搞出了船税、朝税等等,综合税赋达到了7.5成,造成了大量农民的逃荒。

    而这部分杂税,却是最上级的大名向下级家臣收缴,由家臣再向领内摊派的税赋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这部分税赋是属于五公五民之外,由地头百姓向最上级的大名上交的赋税。

    这么看来,北条家的四公六民看起来是仁政,实际上是在康家臣之慨。

    秀家免去了地子税(人头税)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在布政5公5民的税赋的前提下,尽可能的使得领内的百姓综合税赋与此前北条氏的四公六民一致。

    秀家这么做并不是善心大发,自己掏钱去补贴家臣们的收入,秀家完全可以直接承袭北条家4公6民的税赋要求,反正少的又不是秀家的收入。

    但是别忘了,此次随秀家转封的那些吉备家臣才是秀家的基本盘!

    他们在西国的时候税赋一直都是5公5民,1000石知行收入500石,要是让他们知道拼死拼活转封关东之后收入反而少了,你说他们会不会跳脚?

    你可能要问了,历史上德川转封关东,不也延续了北条家四公六民的政策吗?

    可是人家德川给家臣加封多少啊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