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前宰相_第七十二章 宇喜多家的武士阶级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七十二章 宇喜多家的武士阶级 (第5/7页)

秀家递上一本厚厚的账目。

    秀家接过账目缓缓打开,对着户川秀安说道“肥后守,上面的内容我等下会详细看得,现在先捡紧要的说吧。”

    户川秀安得令,向秀家逐步介绍道“经天正十三年勘验后,备前8郡知行小计25.4万石,较上年略有增加,主要是高津、邑久两郡开垦荒田最多。和气、赤坂、磐梨等郡由于北部多山,荒田的开垦工作比较困难。

    已经按照殿下的想法,沿着山势开垦梯田,不过遇到了水源如何运输的问题。今年梯田庄稼的长势有些艰难,许多百姓都不愿意再继续开垦山上了。”

    秀家这里打断了他的继续称述,开口说道“游戏没有尝试过从山泉引水的方式呢?”

    “尝试过了,可惜情况并不理想,并且还为此引发了山上梯田户和山下平田户关于水源争夺的问题,特别是太宰大人的伯耆,为此还引发了村庄之间的战争。”

    秀家听到这里眉头一皱,伯耆国位于山阴,知行数目低科不仅仅是因为火山灰堆积的问题,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山脉阻隔了太平洋暖流,使得伯耆全年不能得到充足的降雨。

    赞岐国多平原,但是农业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一点。从这一点来看,山阴诸国和赞岐一样,与明国的太行以西非常相似,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。

    秀家听闻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,他知道户川秀安说的都是事实。

    中国南部彩南、闽越之地之所以丘陵开采梯田大行其道,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受到从南部吹来的暖流影响,有着充足的降水,可以为梯田提供天然降水,但是这一点在日本却是渴望而不渴及的。

    忽然,秀家灵光一闪,想起了后世赞岐国之所以在高松藩手中成为40万石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