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前宰相_第七十二章 宇喜多家的武士阶级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七十二章 宇喜多家的武士阶级 (第6/7页)

的大国,就是大肆兴修水利的结果。

    赞岐的水利修起来和别国有许多不同,别国都是因为江水泛滥,使得降水两侧成为无用的淤泥沼泽。为了将江水两岸肥沃的土壤开垦为良田,同时也是为了遏制江水泛滥,这才兴修水利。

    但是赞岐国不同,赞岐国受南侧龙王山脉和赞岐山脉阻隔,挡住了从太平洋吹来的暖流,使得当地的降水量极少,真个赞岐国有许多河川,但每个河川的水流量都很少,许多河川甚至可以直接淌水过河。

    而高松藩在受封赞岐之后想到的办法就是广挖水坑,将天上的降水资源聚集起来,等到需要用水灌溉之时,直接从这些水坑中取水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赞岐被称为“千池之国”的原因。

    当然这样的潭水也存在问题,那就是潭中之水多是死水,不能供人引用。

    于是在经过几代人鼓捣之后,用窄小的沟渠将邻近的池水联结在一起,有将他们联结到附近的河道之中,每季度无论水位储存如何都会开闸放水一次,每年雨季来临之前会有一次大放水。

    同时,聪明的赞岐国人在这些水池中养上鱼虾,用鱼虾来验证池水的活性,每年秋冬结节,都活又一次大范围的捕捞,这也成了日本人工池塘养鱼的先例。

    在高松藩开挖水池之前,数代赞岐国人对于知行的增加都停留在开垦荒地上面。而赞岐之地多平原,本来应该是最好开垦的地区,可是在历经数代人开垦之后,才将将17万石左右的知行数目。

    直到高松藩转变思路,将部分产量不高的田地收买回来,将他们重新开挖为积水池。

    虽然在一开始会影响当地的知行数目,但是几年之后,高松藩的知行就有了跳跃式的增长,等到幕末时期,赞岐的总知行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